三亚10月4日电 题:重访“探索一号” 重逢“深海勇士”
记者 张素
近百米长的“探索一号”船舶安稳地停靠在三亚港,百余名海试队员赶在中秋佳节时“月圆人团圆”。
3日,“深海勇士”号载人深潜试验队返航三亚港。图为航拍“探索一号”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。 骆云飞 摄“探索一号”原是一艘工作船,经过改造成为载人潜水器及深海科考通用平台,建有生物、地质、化学等11个实验室,配备了目前国内先进的全海深绞车系统和完备的DP2级动力定位系统。2016年8月,它以新面貌开展的首次航行就在万米海底获取100升水样,名动中外。
2017年8月16日至10月3日,“探索一号”再立新功,载着“深海勇士”号载人潜水器及载人深潜试验队进行海上试验。经计算,“探索一号”与编队出海的“中国海监2168”警戒船累计航行8297海里。
记者曾随船参与前期海试,如今重访“探索一号”,重逢“深海勇士”号及试验队员,重温海试的苦辣酸甜。
潜水器部门副部门长祝普强记不清在甲板上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。以首次深潜为例,潜水器在下潜坐底过程中莫名报警,经过检查发现是“深海勇士”号的电池及控制系统出现问题。祝普强的团队负责打造潜水器“大脑”和“神经”,他们连夜检修故障、排查隐患。
试航员张伟记不清在载人舱内湿透过多少件衣衫。第三次海试时舱内最高温度达到35.9摄氏度,第四次海试遭遇较差的海况,潜水器最大横倾角到40度。“不吐就是胜利。”他咬紧牙关,继续驾驶操作,成功进行应急浮标的抛载。
身体尚可承受这份苦,失利却让海试队员感到辛酸。负责把潜水器与A形架挂钩套缆的“蛙人”对此深有体会。
图为8月中旬拍摄的“深海勇士”号载人潜水器海上试验。 记者 张素 摄犹记首次下潜那日,回收潜水器的第一步即是由站在潜水器顶部的“蛙人”把A形架延伸的缆绳挂在潜水器上。记者目睹惊人一幕:缺少经验的“蛙人”挂缆失败,险些落水。
事后分析“蛙人”失利原因是“第一次接近潜水器的位置不对”。经过反复磨合,他们再出手时已是一气呵成。
对于试航“新兵”来说,首次下潜也是收获遗憾的过程。王治强是在潜水器浮出水面时“才知道右舷上浮压载未能顺利抛掉”;杨扬遗憾于左舷生物采样箱没关严,“到水面后发现里边的生物全没了,真可惜”;李保生自责于没能仔细协助观察,采样篮意外陷入泥里,潜水器被迫提前半个小时抛弃压载上浮。
当然,海试队员在回忆过去50日时,说得更多的还是“甜”。
有的甜在舌尖。从“探索一号”后甲板步入室内,沿着通道一直走便抵达餐厅。食物补给丰富,种类繁多,足以颠覆人们对海上生活的刻板印象。
有的甜在心间。海试现场验收专家组组长丁抗率队下潜,以在1110米海试区下潜10小时的特殊方式为自己庆生,也表达了对载人深潜事业的热爱。
曾多次随美国“阿尔文”号下潜的丁抗深知深海探测的重要性,他说:“中国载人深潜事业发展之快、进步之大令世界瞩目,我对中国载人深潜事业的未来充满信心”。
与正式“上岗”的“蛟龙”号相比,“深海勇士”号在国产化率、下潜成本、锂电池使用寿命等方面更具优势,体现出中国深海技术装备由集成创新向自主创新的历史性转变。
此外,“海马号”4500米级遥控潜水器、“海燕号”深海滑翔机、“天涯”号深渊着陆器、万米级海底地震仪、“海斗”号全海深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等一批深海装备接连问世,人们不由欢呼:“中国深海科学的春天已经来了”。
“可上九天揽月,可下五洋捉鳖”。当2016年中秋夜升空的“天宫二号”空间实验室俯瞰等待出航的“探索一号”和“深海勇士”号,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逐渐照亮现实。(完)